
《跑步機種類》
1.頂級選手型
2.商用型
3.輕商用型←以上為每天十幾二十小時連續使用。
4.家用型←每天連續使用不超過2小時。
《家用跑步機選擇》
在跑步機上跑步時,衝擊跑板的力量,約是使用者體重的2.5倍。 家用型跑步機在依使用需求細分,假若家裡主要有兩個使用者:
1.二人都是用走的(8km/hr以下)使用跑步機時:可選擇1.75馬力以上
2.一人用走的和另一人慢跑使用跑步機時:可選擇2~2.5馬力以上
3.二人都是用慢跑(8~12km/hr)使用跑步機時:可選擇3馬力以上
4.二人會常跑很快(12km/hr以上)使用跑步機時:可選擇3馬力以上
以上為針對體重在100kg以內、身高在180cm左右以內的大宗使用者。 體重超過100kg的跑者,除了參考機種最大載重外,最好選擇跑版厚度超過25mm的機種, 避免踏破跑板,或加速跑板的損耗。
《跑步機馬達強弱區分》
1.帶動大面積跟厚度較厚的跑帶
2.提供較快的跑速
3.提供高坡度
《選峰值馬力還是持續馬力》
跑步機的馬力是由廠商,依照自己的經驗去訂的,目前並沒有公正機構提供檢驗標準及進行認證。
《跑帶面積長度》
以使用者的步幅衡量,步幅約是身高的50%~65%,跑帶長度至少要長於你的65%步幅, 快跑的步幅還會更大,就需要更長的跑帶,跑帶越長,步幅就越有彈性。
《跑帶面積寬度》
與使用者腳步左右擺動穩定性有關,跑帶寬度越寬,跑起來就越舒適,不用一直注意會不會跑出跑帶外。
《跑步機速度》
以國軍跑3000m的標準16分鐘來算,跑速是約12km/hr,能提供至少12km/hr速度的跑步機基本上夠用。 若要進行高強度訓練,最高速度則應在16~20km/hr以上。